东京学艺大学与福岛县大熊町正式签署了一项综合性合作协定,标志着双方在教育创新与社区发展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签约仪式上,大熊町吉田町长、佐藤教育长、南郷校长、志贺副校长,以及东京学艺大学的國仙机构长、荻上准教授、田﨑特命助教等共同出席,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。
本次协定旨在充分发挥大学的研究资源与大熊町的地方特色,通过多角度、深层次的合作,共同推动地区教育的充实与新型学校建设的创新发展。合作内容广泛覆盖多个领域,包括:
推进以“学舍梦之森”为核心的新型学校建设;
以教育为轴心,联合多领域资源参与社区营造;
基于地方教育愿景,共同探讨教育政策与实施策略;
对教育现场实践成效进行评估与测量;
推进教育相关人才的培养与教师研修体系构建;
促进教育领域的产官学协同合作等。
双方将围绕这些主题展开实践性研究与探索,致力于构建可持续的教育发展模式。
共同展望:从灾后重建到教育创新的区域典范
在签约仪式上,國仙机构长表示:“作为教师培养领域的领军大学,东京学艺大学一直肩负着开拓日本教育未来的使命。我们与全国各地自治体携手,致力于提升教育质量、创造新型学习模式。此次能与在東日本大震灾后坚强走向复兴的大熊町缔结合作,意义尤为深远。大熊町在重建过程中,全镇上下共同思考‘孩子的幸福’与‘学校的角色’,并以‘学舍梦之森’为中心,积极追求每一个孩子的福祉,这无疑是未来教育的先行实践。我们相信,通过‘教育福祉研究开发项目’,共同探索大熊町所追求的福祉内涵,必将进一步推动该地区教育的发展。”
吉田町长在致辞中强调:“在经历东日本大震灾与核事故14年后的今天,大熊町正全力推进复兴进程。城镇的再生不仅依赖建筑等硬件设施,更需要提升教育、育儿等软实力。教育是培育未来城镇建设人才的根本。我们希望以‘学舍梦之森’为核心,在相互信任与合作的基础上,整合行政、教育委员会与学校现场的力量,将此次合作成果最大化。”
以“福祉”为核心,共同构建教育的未来
荻上准教授进一步阐释了项目的核心理念:“2019年5月,OECD发布了‘学习指南针’国际政策文件;今年5月,又发布了新的‘教学指南针’。两份文件中均强调了‘福祉’概念,目前全球教育界正积极将其融入教育实践。然而,福祉本身是一个复杂且多元的概念。在本次‘教育福祉研究开发项目’中,我们将重视与大熊町的持续对话,共同思考‘何为福祉’、‘应追求怎样的福祉’,并开发扎根于本地的具体指标。我们不仅进行测量评估,更将与大熊町并肩同行——共同探讨如何将成果反馈并改善教育实践,中长期地参与城镇未来的规划。通过这种对话与同行,我们将从福祉视角出发,使教育愿景与政策变得可视化,进而以教育为核心,推动包括公民自豪感、乡土情感、福利等多领域在内的城镇全面发展。”
佐藤教育长回顾了大熊町的教育历程:“大熊町在东日本大震灾与核事故中经历了全町避难的艰难时期,面对了许多预料之外的挑战。在这些复杂问题面前,并没有所谓的‘标准答案’,唯有依靠人与人之间的体谅与持续细致的对话,逐一寻找每个问题的最优解。大熊町将这一宝贵经验运用于以‘育人’为本的教育中,建成了目前认定儿童园与义务教育学校一体化的‘学舍梦之森’,并在学校教育和终身学习中延续这一精神,将其明确写入教育大纲。本项目所追求的‘人与社会的福祉实现’,正与我们的理念不谋而合。我们坚信,东京学艺大学与大熊町携手推进的教育实践,将助力构建一个不让任何人掉队、不放弃人生的、充满福祉的未来城镇。”

